2020年9月,南通市通州公安破獲首例利用微信“清粉”軟件非法獲取微信用戶信息的案件,8名犯罪嫌疑人被捕。2021年3月3日,案件集中宣判。張某等8名被告通過刷閱讀量、銷售微信群聊二維碼等方式非法獲利200多萬元。他們因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而被判刑。深圳資深刑事律師帶你看看他們的犯罪經過。
“微清”軟件界面
為了節省麻煩和方便,一些微信用戶會選擇“清粉”服務。后來,一些用戶發現陌生人通過他們共享的二維碼掃描代碼,或者他們被拉進了一些廣告組。2020年6月,南通市公安局網絡安全支隊警方在工作中發現,微信朋友圈和群聊中傳播的“清粉”軟件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
警方介紹,“清粉”軟件的原理是通過應用集群控制軟件控制微信賬號,自動向所有朋友發送消息,然后軟件自動識別哪些是“僵尸粉絲”并刪除。然而,在獲得微信賬號控制權后,嫌疑人借此機會非法獲取用戶微信群聊天二維碼信息,并將這些群聊天二維碼以圖片的形式保存在服務器上,然后轉售給下游欺詐、賭博等犯罪團伙獲利。
2020年7月3日,南通市公安局成立了由網絡安全、法制、通州區公安局等部門組成的專案組,并指示通州區公安局全面開展工作。
工作組發現,自2020年2月以來,許多地區經常有陌生人掃描代碼,傳播賭博、營銷等非法廣告,甚至實施欺詐,涉及1500多起相關案件,涉及20多個省市。騰訊反饋稱,微信群聊天二維碼泄露后,與許多地方公安機關合作,逮捕了一些銷售和使用微信群聊天二維碼的犯罪團伙。通過對大量“清粉”軟件進行調查實驗,工作組最終鎖定了一個名為“微清”的軟件。
該團伙精心制作了快速粉末清洗的廣告圖片,被稱為官方認證,只需要1分鐘就可以完成測試。為了吸引人們,該軟件以官方粉末清洗團隊的名義,通過各種渠道在微信用戶群中傳播。一旦有人點擊掃描登錄測試,您可以通過后臺服務器直接登錄受害者的微信,并獲得所有用戶權限。
雖然嫌疑人使用非實名信息進行注冊,以逃避公安機關的打擊。然而,在調查人員重新整理線索后,他們在停用的服務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挖掘出了團伙成員劉、何等人的真實身份。2020年7月22日,在廣東韶關、仁化、湖北天門等地公安機關的支持下,專案組民警分三路抓獲涉案5名犯罪嫌疑人。
嫌疑人獲取的群二維碼
經調查,犯罪團伙分工明確,張、劉、何負責系統開發和維護,李負責銷售二維碼牟利,譚負責微信公共賬號排水牟利。據公眾說,所謂的官方認證,放心訪問只是為了降低用戶的警惕,他們沒有得到官方授權,而是租用服務器建立系統,騙取用戶授權登錄,通過這些插件軟件系統批量獲取微信群聊天二維碼、批量關注、閱讀、拇指等。
短短三個月,犯罪團伙非法獲取用戶微信群聊2000多萬二維碼,均出售給福建龍巖等地的詐騙、賭博犯罪團伙。同時,他們還批量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和他人的閱讀量,并獲得了200多萬元的利潤。
犯罪團伙平臺化、專業化、精細化程度高、隱蔽性強。從非法獲取微信用戶的相關個人信息,到下游廣告、營銷等網絡犯罪,相關網絡黑灰產業形成了相互獨立、密切合作的產業鏈。這個案子是中國第一個沒有經驗的案子。通過分析犯罪手法和犯罪事實,在騰訊和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的支持和配合下,警方終于成功破獲了案件。深圳資深刑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