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段前后矛盾都來自案件的同一當事人。深圳市經濟糾紛律師所了解到近日,某市人民法院對原告在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時作出虛假陳述的,依法處以10萬元罰款。
案件詳情
原告惡意虛假陳述,否認已收到636萬元以上的還款。姚某和余某因貸款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經審理,法院發現余某于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向姚某借款3000多萬元。在此期間,余某已歸還大部分貸款,雙方對貸款金額和大部分還款金額無異議。
在審判過程中,除了雙方無爭議的貸款和還款外,余提交了轉賬記錄,證明2011年至2012年向廣州工程部轉賬55945.11元。對于10筆轉賬,余表示,按照姚的指示匯入廣州工程部賬戶,是歸還貸款,但未提供指示或委托證據。姚否認了余的還款主張。
此外,余還提供了100萬港元(相當于人民幣775000元)的支票收據,以證明該款項也歸還了涉及的貸款。然而,由于未能提供原收據,姚不確認收據的真實性,也否認是還款。
由于證據不足,法院未認定上述兩項爭議的總金額為6369595.11元,作出一審判決。
于某拒絕接受,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但因逾期未繳納訴訟費用被裁定撤回訴訟。
法院決定罰款10萬元,原告認罰。
后來,經公安機關立案調查,姚承認上述爭議的636萬元以上是歸還貸款,并確認工程部收到的所有款項已轉入其個人賬戶。后增城法院再次審理此案。在審判過程中,姚再次確認上述爭議的款項為還款。
法院認為,姚故意隱瞞案件的重要事實,否認還款金額巨大,構成虛假陳述,嚴重妨礙法院審理案件,應嚴厲處罰,決定對姚處以10萬元罰款。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三條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信原則。
第一百一十八條個人罰款金額不足十萬元。單位罰款金額不足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
律師說法
在法治建設的道路上,虛假訴訟就像司法審判中的癌癥,不僅嚴重侵犯了人民的合法權益,而且浪費了寶貴的司法資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三條第一款明確規定,當事人應當對案件事實承擔真實、完整的訴訟義務。這是民事訴訟活動中誠信原則的重要體現。
在這種情況下,姚故意隱瞞案件的關鍵事實,并向法院作出虛假陳述,客觀上阻礙了法院審理案件,擾亂了訴訟秩序,極大地浪費了司法資源。此外,為了獲得非法利益,姚否認還款金額巨大,性質惡劣,應當依法嚴厲處罰。
此外,法院有責任打擊常規貸款,規范私人貸款秩序,促進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深圳市經濟糾紛律師所講在民事訴訟中提供虛假證據和虛假陳述的,應當堅決零容忍,有效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增強司法信譽,營造誠信的社會氛圍。
深圳專業債務律師帶您了解討債中易觸及的四大違法風險 | 僅有收條欠條等憑據能否提起借貸訴訟?深圳債務追討律師來回 |
我在全民彩票輸了幾萬怎么才可以追回來? | 被家里人偷八萬塊到私彩報警了去派出所能不能追回 |
情人用了我十多萬可以要回來嗎深圳民間借貸糾紛律師 | 自己奧迪A6的車被別人賣掉了可是沒有拿到錢深圳財產糾紛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