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勞動律師咨詢 2016年辭去公職,2017年加入北京金泰律師事務所,至今已逾三年。但也逐漸讓我體會到了做勞動法律師的艱難和輕松。此外,我從事勞動爭議仲裁工作近十年,近兩年兼職,加深了對勞動法的理解,見證了不少律師在仲裁庭的精彩表現。尤其是成為律師后,我越來越能體會到做律師的難處。從律師的角度來說,還是需要不斷積累的,但今天還是想說說自己在勞動法領域的親身經歷,也有一些不足。歡迎大家拍磚。
我想談談勞動法律師執業的難點,或者對我們的專業要求:
1.法制不健全,實踐中執行的規章、地方性法規、政策性文件較多,各地司法實踐明顯不同。
眾所周知,我國勞動法是1994年7月5日審議通過的,自1995年1月1日起實施。《勞動法》作為勞動法領域的上位法,概述了勞動關系從成立、履行到解除的過程,當然也規范了勞動關系領域的其他一些問題。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越來越多,于是有了一系列的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來明確具體的實施問題,比如《工傷保險條例》和國務院關于工作時間的規定,包括職工退休的具體規定。國務院1978年發布的104號文件至今仍在執行。從1995年到2008年,13年間,我們頒布了《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就業促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但到目前為止,勞動法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實際執行水平仍然嚴重依賴于政策文件。所以作為一名勞動法律師,除了熟悉法律法規之外,還應該熟悉各種政策以及這一政策的歷史沿革,因為你的案件結果很有可能就是基于這些政策取向。所以做勞動法律師不能只懂法律,還要懂政策和這些政策的歷史演變。
隨后,各地根據自身情況,先后出臺了《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具體實施的一些指導意見,如會議紀要、地方法院和仲裁系統聯合發布的問答等。雖然這些指導意見都是以《勞動合同法》為依據,但具體問題認定的尺度和方向并不一致。比如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存在時效問題,實踐中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認定;病假工資的計算和支付標準各地有不同規定;北京和上海對于提前30天通知是否解除勞動合同以及是否需要提前不通知進行補償的規定不同。另外,各地每年公布的最低工資、平均工資、高溫津貼、取暖津貼等標準,以及各地關于婚假、產假的規定并不完全一致。只有掌握了實踐領域重點城市或城市的基本政策和數據,才能讓人成長壯大。律師要想全面掌握全國各省的政策和各種數據,是相當困難的。
2.勞動爭議案件程序多,周期長。
在我國勞動爭議案件中,仲裁先于程序,即一般情況下,一個勞動爭議案件需要經過仲裁、一審和二審三個程序。仲裁階段法定審理期限為45天,可以延長15天。一審簡易程序三個月,普通程序六個月,二審三個月,中間追訴期15天。所以,一個勞動爭議案件,如果三個程序都完成的話,至少需要八個。發生工傷的,可能涉及勞動關系的認定(仲裁、一審、二審),然后是工傷認定。對認定結果不服的,也可以進行行政復議或訴訟。工傷認定后,整個工傷處理過程(仲裁、一審、二審)就完成了,至少需要兩三年。在此期間,律師不僅要付出大量的時間成本,還要準備證據、提出申訴、代表意見等。根據每個階段的情況。我不敢說他們一定要比其他民事案件或者刑事案件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但是程序的復雜肯定會導致時間和精力成本的增加。
3.律師的價值不明顯,客戶對勞動法律師所起的作用認識不足。
勞動爭議案件的程序雖然復雜,但在許多情況下很難明確體現律師的價值。因為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過程中,大部分案件的法律依據都是有據可查的,當事人可能認為律師只是為我奔走,為我發表意見,但實際上,在審理過程中,每一句話,每一個意見,都是律師經過深思熟慮,從最有利的角度發表的意見。在過去10年的仲裁員生涯中,我也有過,你勸他至少咨詢一下律師,他會告訴你,律師知道的沒有他多。作為仲裁人的視角是判斷對錯,也就是搞清楚誰贏誰輸,而作為律師,要維護當事人的權益,降低當事人面臨的風險。
還有,在一些非訴訟案件中,比如律師參與企業裁員,有的企業會不看你為他省了多少成本,而是看裁員花了多少錢,也就是花了多少成本。直到有一天,發生了一起非法辭退的案件,付出雙倍賠償后,才發現律師說的是對的。如果你聽律師的話,可以節省很多費用。在這一點上,我始終認為勞動法律師對企業的意義更多的是在日常管理中如何規范和更好的防范勞動爭議。只有在日常管理中規范和充分做好預防工作,才能有效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4.勞動法律師費普遍偏低,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
基本上所有的律師,甚至一些對法律職業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勞動法律師掙不了大錢。為什么?因為勞動爭議中標的金額大的案件很少,大部分案件集中在幾萬到幾十萬,很多可能是幾十萬,不同于標的金額上百萬的商業案件和代理費輕易超過一百萬的刑事案件。如今,律師行業內部競爭激烈,價格優勢是有利的競爭手段之一。隨著各種人力公司和咨詢公司的介入,競爭越來越激烈。
前面說的是作為勞動法律師的種種困難。其實做勞動法律師還是比較容易的:
第一,勞動爭議案件容易上手。其實很多民事律師都是做勞動爭議案件的,因為勞動爭議案件的法律法規雖然復雜繁多,但是重復性很高。一些普通案件,如支付勞動報酬糾紛、解除勞動合同糾紛等,法律規定比較明確,基本上代理幾個案件就能獨立處理簡單案件。
第二,勞動爭議案件來源廣泛。一個人一輩子不一定買房,不一定離婚,不一定觸犯刑法,但是一輩子不找工作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所以勞動法是大家都會用的法律,相對來說,爭議的可能性很大。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每個企業都要在勞動法的框架內工作,處理勞動法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勞動爭議的來源是廣泛的。比如在各區的法律援助案件中,勞動爭議案件所占的比例就不小。
深圳勞動律師咨詢 所以說,做勞動法律師入門還是比較容易的。從事勞動法領域十三年,最深的感受是,勞動法的學習是永無止境的,總有一些問題是具體法律沒有規定的,需要我們不斷思考,想出解決的辦法。最后,我想說,對于勞動者來說,勞動法可以保護自己的權益,對于企業來說,勞動法可以幫助規范企業管理,一個好的勞動法律師會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提前防范勞動爭議,而不僅僅是疲于應付爭議。